1、主要表现:月经前或者经期小腹胀痛,血色呈紫黑,并夹有血块,行经的量少而且淋漓不畅,胸胁部位会发胀。调理原则:调气活血,行瘀止痛。

2、按摩行间穴5分钟左右。行间:在足背第一、二趾间,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。为肝经五腧穴的荥穴,是肝经要穴,区仁苣逢被称为“妇女之友”,因为它可调很多妇科疾病。痛经的部位为肝经主管,肝郁不疏而导致气滞、血凝,所以取行间穴可疏肝之郁并泻肝之火。

3、按摩中极穴5分钟左右。中极:位于下腹部,在体前正中线,肚脐下(即图中神阙穴下)4寸。(这是骨寸而非市寸,怎么量呢?一定要用本人的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、小指并排为3寸,再加一个大拇指为1寸。要横过来量。 )



4、按摩气海穴5分钟左右。气海:位于下腹部,正中线肚脐下1.5寸。(怎么量呢?用本人的食指和中指并排,横过来量就是1.5寸。)要想使血液畅通,化瘀止痛,首先要调理下焦气机,所以取气海和中极穴,使气行血行。


5、按摩次髎穴5分钟左右。髂后上棘下与后正中线之间,在第2骶后孔中取穴。具有理气调经等作用。按摩次髎可使冲任之脉通畅,气血不滞,使经血吸引往下流。

6、按摩地机穴5分钟左右。在小腿内侧,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(详见图),阴陵泉下边3寸。

7、按摩血海穴10分钟左右。屈膝,在大腿内侧处,髌底内侧端上2寸,在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。拍、敲、揉这个穴位都行。它和地机都属于脾经之穴,脾是统血的,这两个穴可以活血化瘀,并清血中之热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