丽江地处川藏滇交通的要道,而且是多个少数民族混杂居住地,丽江饮食最大的特色就是丰富。现在因为有天南海北的旅游者的涌入,在丽江甚至能吃到一些国外的特色食品。不过下文主要是给大家介绍一些丽江的传统美食。

2、豆饭 丽江地区种植的豆类品种很多,有饭豆、豌豆、芸豆、蚕豆等,因此豆也就成了日常的主食。纳西族习惯将豆子先煮后蒸,制成别具风味的豆饭。在永胜地区还有一种独特的吃法,将嫩的蚕豆角剁碎和火腿丁一起炒,然后和泡过的大米放在一起焖熟,最后加上精盐翻炒拌均,非常的美味。

5、黄豆面 说是黄豆面,其实并不是用黄豆做的面条,只是在又滑、又筋道的面条中放入被油炸的喷香酥脆的黄豆,然后加上葱、辣子、油和香醋。汤底酸酸辣辣,非常开胃。不过最初的配料并不是黄豆,而是几块油炸的猪皮和两三尾小鱼,加黄豆是长期演变而来的做法。

7、米灌肠 是纳西族杀猪请客必不可少的食品。分为两种:黑米灌肠和白米灌肠。 黑米灌肠的制作方法是,将蒸熟的糯米和新鲜猪血拌在一起,并且加上各种香料,灌入洗净的猪大肠里蒸。白米灌肠则是将原料中的新鲜猪血换成鸡蛋清,因为蒸熟后肠是白色的,所以叫做白米灌肠。 蒸熟后的米灌肠可以马上切片热吃,也可以放凉后用油煎着吃,味道都不错。 关于米灌肠还有个小故事,据说其他民族的人们吃过米灌肠之后,觉得味道不错就问纳西人是怎么做的。结果得到了一个有趣的答案:给猪喂大米饭,然后将猪肠子蒸熟就成了。 在丽江的纳西风味小吃店都能看到它,一般是10元/盘(分量很足)。油煎后的米灌肠吃了易上火,所以不要太贪吃哦!

10、汤 纳西族有不少关于汤的古老谚语--“喝汤补七天,吃肉养三日”,“憨人吃肉,智者喝汤”,可见汤在纳西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。纳西族视芜箐为神赐之物,将晒干的芜箐叶与猪头煮的汤作为祭神汤,同时也是纳西人传统食用汤。还有一道冬祭祭祖汤也是用芜箐制做的,它是将剁成块的腊猪骨头和豆腐、胡萝卜丝、芜箐丝煮在一起。这道汤还是纳西族传统的待客用汤。 纳西人的传统汤还有: 1.用猪肠、豆腐、白菜帮、红萝卜、木耳(也有加入猪心肺)煮成的五妈汤。 2.将丽江有名的豌豆(就是制作豌豆凉粉的那种豌豆)制成的豆浆,放入盐和其他佐料煮成的汤,味道鲜美的如同鸡汤。 3.牛羊头蹄煮成的汤,配上苞谷做的粑粑,是纳西民间传统的食谱。 还有小鱼白煮汤,鲤鱼木瓜白煮汤,拉市海鲫鱼壳鱼白煮汤,蜂蛹汤,酸菜汤,竹笋汤,肥肠汤,阉鸡肉汤,都是纳西人传统汤食。
11、杂锅菜 就像它的名字一样,这是一道融会各种新鲜时令蔬菜的美味。它的内容丰富,可以加入豆腐块、洋芋条、红萝卜条、韭菜根、青菜、白菜、藕片、粉丝等,用骨头汤放在锅内煮熟,就好了。据说,丽江古城晚清年间百岁坊出的那个108岁的寿星,就很爱吃杂锅菜,可见营养丰富,值得一吃。在丽江地区的各类饭店都可吃到。
12、腌酸鱼 是泸沽湖边的一道特色菜,虽然腌制的鱼风味不同,可是都是选用泸沽湖特有的鲜活裂腹鱼制作的。 在湖中打鱼的人们捉到半斤重的裂腹鱼后,就会小心的把它们放在一个装有水的木盆里。一回到家,这些还活蹦乱跳的鱼就要被勤劳的主妇开膛破肚,洗净血迹之后放进一个土坛里。放上一层鱼,再撒上一层由糌粑、食盐、花椒等调合而成的佐料,直到将坛子装满,封好坛口,放起来。这样搁置十来天后,腌酸鱼就可以吃了。如果您看过我们同一套系的《黔东南》一书,您一定会发现这种“酸鱼”的制作和侗族的“酸鱼”非常的相像。 腌酸鱼一年四季都可以制作,而且可以熟吃,也可以生吃。当您前往泸沽湖旅行的时候,可以在当地摩梭人家或者小饭馆中吃到。

同程网旅游小贴士
1、丽江属高原型西南季风气候,气温偏低,昼夜温差也很大。来丽江旅游,最好的季节是春夏季。随身携带品:短袖T恤、毛衣、外套、防晒品、雨具。泸沽湖位于群山之间,又有湖面调剂气温,气候冬暖夏凉,月平均温度都不到20℃,但是,前往泸沽湖旅游,最好的季节还是春夏季。来之前,最好查一下丽江天气预报。
2、丽江日照强,紫外线强。长时间在户外活动,请戴上太阳帽,涂抹防霜,以保护皮肤。
3、雪山上不宜剧烈运动,不宜饮酒,多食蔬菜、水果,以防发生高山反应。年老体弱者,应备好常用药品。
4、年老体弱者,有高血压,冠心病,心脏病者不宜上雪山。
5、如有要徒步虎跳峡,一定要带全户外装备,药品等。建议多人前往。
6、爱好摄影、登山的朋友,请带好有关器材,注意户外保暖。
7、请尊重当地少数名族的生活和信仰,避免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。
8、爱护景区一草一木,注意景区环保,听从管理人员安排,有困难及时与管理人员联系。
9、自助旅游或参团旅游都很方便,但旅游旺季(特别是黄金周)用房及用车不但价格高而且紧张。
10、请尊重当地少数名族的生活和信仰,避免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。